广州古董鉴定|广东古董拍卖|釉里红花果水盂
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,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,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,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,故称“釉里红”。 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,故其产品极为名贵。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,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“青花釉里红”。其特点既有青花的“幽靓雅到致,沉静安定”的特色,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,丰富了色彩效果,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。因此,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。
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。以铜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纹饰,罩以透明釉,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,使釉下呈红色花纹。由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。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黑色,器物以碗、罐居多。装饰简单,有缠枝莲、缠枝牡丹、草叶纹等。明洪武朝釉里红较为盛行,呈色浅红而带灰色。当时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纹片。装饰以线描为主,纹饰有缠枝菊纹、缠枝牡丹、缠枝莲等。器型除了瓶、壶外,还有盘、碗、罐等。明永乐时期的釉里红器物也不是很成功,直到明宣德时期方成功烧制出釉里红瓷器。这时期还有以白釉剔花填红料作纹饰,烧成后图案凸出白色釉面的方法,呈色鲜红。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,烧造得极为成功。当时器型有盘、碗、瓶等,纹饰以三鱼、三果、五蝠为多见。不管是元、明还是清初,釉里红瓷器都是采用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:一是釉里玎绘缛.即存瓷胎卜用线条描绘多种不同的图案花纹。二是釉里红留白,这种装饰方法多出现在元代中、晚期。三是釉里红涂绘,以铜红料成片、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纹。这种装饰方法从元至清一直沿用。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08号创展中心6F